鏡頭前帶的隱形眼鏡,「汞」安全嗎?
這時代所流行的個人影音,若以電商行銷立場來看,有二個名詞一定要認識,分別為KOL(Key Opinion Leader)和KOC(Key Opinion Customer)。廣意而言的定義,即是消費市場中這些擁有自己受眾群的關鍵人物,有其重要性。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ensor Tower的調查,社交軟體排行榜第一名為TikTok,其次為Meta旗下的IG、FB、YouTube…等。
很多實況主為了展示自己姣好臉蛋,長期帶著隱形眼鏡進行實況;隱形眼鏡長期配戴是否保有舒適性和保水性為大家所重視;但更深一步了解裡面所包含的物質,是真的安全嗎?
在製造品管流程中,化學成份一般交由實驗室進行分析,但在其分析之前,是否有設備可以先行提供快篩一般的方式,讓品保人員進行初步判斷呢?
以此案例而言,透過台灣喬哈斯代理美國大廠SciAps的Z903型,可以初步判斷其Hg成份被使用在浸泡隱形眼鏡的食鹽水中;其中文名稱為:「鄰乙汞硫基苯酸鈉」,而英文稱:「Thiomersal」,是一種殺菌力極強的物質,也常被使用於成人疫苗當中。
因市場上有聲音指出此物質會造成自閉症以及汞中毒,故設備分析結果暫且可以讓我們作為參考。透過Z-903,我們可以在1-2秒內初步判定樣品目標「可能」存在的元素因子,透過專業的判斷後,再決定是否進實驗室進行更準確的定性分析。